联系电话: (0517)13952379926
电子邮箱: crx85913371@126.com
联系地址: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老西门大街103号
邮政编程: 223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广场 >> 淮安府署创建4A级景区接受国检
淮安府署创建4A级景区接受国检

作者/来源:社教中心
加入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1013

    


    11月12日,由国家旅游局规划与资源处处长马有明、国家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谢俊华等组成的评定验收组,在省旅游局领导陪同下,对楚州区淮安府署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淮安府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640年历史,署内原有房屋50余幢、600间,占地4万余平米。近年来,楚州区紧紧围绕国家4A级景区标准,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先后恢复修建了大堂、二堂、文武六科、青玉堂等建筑。修复后的淮安府署,古朴典雅、气势恢弘,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官衙府署,从2008年对外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国家旅游局验收组一行对府署大堂、二堂、反映知府生活起居的“青玉堂”、纪念兴汉三杰的“馃侯祠”、体现古代廉政文化的楹联和戒石坊、移建的清代楠木厅、珍贵古碑园林“宝翰堂”等旅游景点进行验收,对景区内部项目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周边道路标识等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听取了创建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创建资料。验收组对淮安府署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该景点规划一流,建设起点高,设施比较完备,官衙文化特色鲜明,在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已达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马有明就淮安府署需要完善的有关细节进行指导,并希望该景点进一步丰富内涵、理顺管理,站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加快发展,把景点打造成淮安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一大亮点。 


  


   淮安府署简介


     淮安府署是中国仅存的两座府衙之一,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它是今人了解古代官衙文化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2年淮安府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淮安府署见证了楚州历史上的政治地位。

    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楚州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2100多年的建城史、700多年的区域中心史,是运河沿线与杭州、苏州、扬州齐名的四大都市。作为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州曾长期是郡、州、路、府的治所,其中元代的淮安路管辖范围最大,后期辖海宁州、泗州、安东州和山阳、清河、盐城、桃园、临淮、盱眙、天长、虹、五河、朐山、沭阳、赣榆12县。面积3.5万平方公里。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设立淮安府,下辖海州、邳州和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沭阳、赣榆、宿迁、睢宁9县,治所设在山阳县(今楚州区)。到清代,淮安仍是江苏省管辖面积第一大府。淮安府署与其南面的总督漕运公署、镇淮楼(谯楼)、山阳县衙首尾相连,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区,且雄居古城中轴线,总长度约一公里左右。府衙占地近2万平方米。衙内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淮安府署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见证了楚州历史上的煊赫地位。

    二、淮安府署为研究明清地方官吏的任用、属员、机构、诉讼、祀典、政事、租税、文书、庶务等提供了有形的实物资料。封建时代的府衙是严格按照官署建筑的要求建造的。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功用。其空间组合充分体现了府衙组织机构的特点。

     1、府衙三大堂

     府衙三大堂是府衙的中心建筑物。大堂又称“公廉堂”,是知府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知府的职权按《清史稿•职官志(三)》载:“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在封建社会“民刑不分,诸法一体”的情形下,知府始终在封建政治、司法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堂作为其职权的象征,也是府衙内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结构也符合具体的需要,而与其他建筑有所区别。

    府衙二堂居大堂之后,也称后堂。明代称“燕思堂”、“退思堂”,清代称为“思补堂”,都有退思补过之意。二堂是初审案件、商议判决意见的地方,设有公案,也审理一些不宜公开审问的案件。二堂建筑仅次于大堂。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务及起居的地方。有些案件事关机密,也在此审现。三堂的建筑体量、规格同二堂相似,但装饰则较为华丽,体现了它作为知府居所的特点,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

     2、六科

     六科分别位于府衙大堂的东西两侧。六科即府衙大堂前东侧的吏,户、礼科和西侧的兵、刑、工科。其职能和明清中央六部分管国事的政治体制相一致。六科办事人员称作书吏、书办,统称典吏。各科分工明确:吏科掌官吏任用、考核及调动:户科掌粮银、民政、财政;礼科掌礼仪、庆典、考试、祭祀诸事;兵科负责地方兵差渚事;工科掌水利、起盖城池、衙门、仓库等事。六科作为知府的直属办事机构,直接附设于大堂前的东西两侧,其布局体现了府衙的管理体制。

     三、淮安府署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特别是明清建筑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经过三千年的发展,由简陋到成熟、复杂、再进而趋向简化,过程极其明显。明朝的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朝于1733年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进一步予以制度化。淮安府署建筑群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都是严格按照明清官署建筑的要求建造的。同时,淮安府署古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思想。

    1、典型的衙署格局:淮安府署座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三堂,各院落之间距、比例,可以称得上是北京故宫的缩影。所不同的只是规模较小,机构较少,规格降低一些,而这些也正是府衙所处政治地位的真实写照。

    2、高度定型化的建筑布局:衙署的主要建筑均分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分布于东西两侧附属轴线上,形成左中右三路布局。各轴线均有院落数进,每进院落中,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式的布局特征。各院落之间通过门、廊、过道等有机地构成四通八达的内部路网,形成既有形式上的分隔,又有实际联系的整体布局。

    3、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朝后寝”的布局特点。府衙中六房列大堂前左右,东为吏户礼三科,西为兵刑工三科,形成“左文吏,右武兵”的格局。同时,衙内官员的衙门布局以左为尊、以右为卑。东路为迎宾、宴游之所。从官厅进入,就可见藤花厅,厅东有一四合大院,为宴宾馆。西路为捕厅署,亦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上房几进。“前朝后寝”则是指府衙以前部大堂、二堂为知府治事的地方,二堂之后为知府起居及家人的居住的场所。

    四、淮安府署丰富的历史遗存增强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感知作用。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建筑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至今府署大堂内、外侧地面仍完整保存有废弃未用宋、元柱础数十个。淮安府署最初设置在元朝淮安路总管府府署内,即府城中心,不久被淮安卫指挥使、淮安侯华云龙所占。洪武三年(1370),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将元代沂郯万户府和五通庙改建为淮安府新府署,此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距今近六百四十年。悠久的历史使得淮安府署留下了丰富的遗存。

     1、石狮:现在仪门前的一对石狮原立于淮安府署大门前,为明代之物,距今有600多年历史,解放后放置烈士陵园门前,2007年淮安府署一期修复竣工,迁回现址。

     2、大堂: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后因失火重修。至今在大堂顶梁上仍可清晰看到 “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仲春月谷旦,代理江南淮安府陶金诒重修” 题字。大堂东西七间长二十六米,南北宽五间,进深六柱十四檩18.5米,脊高十米,抬梁结构,悬山式,五花山墙,高大雄伟,气势恢弘。大堂占地500多平方米,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府衙大堂。大堂西侧库房亦是清代建筑,系储藏册籍、银钱、仪仗、大缎、军器、什物之所。

     3、二堂:始建于明洪武三年,东西五间,长二十二米,南北阔三间,进深四柱八檩十一米,脊高8.5米。抬梁结构,硬山式。二堂为淮安府署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明代建筑,只经过了几次加固维修。

     4、藤花厅:为官员接待和餐饮场所,现根据《淮安府志》记载复建。该厅所用木料均为清末大盐商、候补道周鹤九宅邸楠木厅的楠木。木料粗大,木质细密光滑,木雕精美,殊为难得。

     5、二堂后老榆树:淮安府署原有树木,树龄100多年,已被列入楚州区古树名木保护名单。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淮安市淮城镇社区教育中心 淮安市淮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联系地址:淮安市淮安区老西门大街103号 联系电话:(0517)15952307568
网址: www.hczsqjy.com 电子信箱:crx85913371@126.com
技术支持:九天电脑工作室-您身边的电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