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17)13952379926
电子邮箱: crx85913371@126.com
联系地址: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老西门大街103号
邮政编程: 223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科学发展社区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城市
科学发展社区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城市

作者/来源:社教中心
加入时间:2013/10/17 浏览次数:1759

  发展社区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主动顺应知识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以社区教育为抓手,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高起点谋划,大力度推进,严标准考核,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8个;省级社区大学1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7所;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7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7所。全市88个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均达到市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标准。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以连云港社区大学和县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载体,村组(社区)居民学校为依托,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社会各届大力支持社区教育,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正成为我市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又一个新亮点。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展宣传途径、营造社会的重视氛围


  社区教育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高度重视社区教育,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不断进步。近几年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政策,激发全社会重视和关心社区教育的热情。


  1、媒体宣传。市、县区教育局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工作简报、宣传手册、专题讲座、手机短信、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社区教育工作的内容、意义、进展情况、社会反响、典型案例等,扩大了关心社区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连云区近几年来采取开展讲堂、悬挂横幅、电子大屏幕、宣传车、宣传画报、漫画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关心社区教育的政策,加强社区教育先进典型的塑造,激发了全区重视和关心社区教育的热情,也引起了中国江苏网、连云港日报、连云港晚报、连云港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注意纷纷对其做了通讯报道。


  2、会议宣传。为了让全市社区干部明确关心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市教育局自2012年2月起每双月召开一次各县区局负责社会教育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学习有关文件中关于社区教育的阐释与要求,转变社区教育领军人物的思想观念,改变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的传统认识,为做好社区教育的培训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灌云县、赣榆县、新浦区、开发区为了让全社区干部明确关心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四县区教育(社会事业)局召开了多次专题学习培训会议,学习了《十八大工作报告》等文件中关于社区教育的阐释与要求,转变社区干部的思想观念,改变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的传统认识,正确认识到社区教育产生的客观原因以及农村社区教育在改革中所做的牺牲和贡献,进而同情农村社区教育,为做好社区教育的培训与就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刊物宣传。免费发放印制的画册、资料等宣传品。如市局编印的《2012我们一起走过》画册;《连云港社区教育》画册;《连云港社区教育读本》、《连云港市社会教育领军人物格言集》;《连云港市社区教育中心图片集》;《连云港市社会教育工作者荣誉史册》;《连云港市2013年社会教育十佳光荣册》;《连云港市成人教育大事年表》;《连云港市职工教育发展史》;《连云港市职业教育当代史》;连云区海州湾街道印制了新二十四孝漫画版宣传手册,既有趣味性又富教育性,寓教于乐,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全街共同营造尊老敬孝的良好氛围。赣榆县赣马镇社区教育中心发放了“儿童防电、防火、防水、防盗、防交通意外伤害事故”的“五防”安全知识宣传画,引导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


  4、活动宣传。如举办全市社会教育干部培训班;启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仪式;举办社会教育工作者业务知识大奖赛;开展社会教育论文评比活动;举办“可爱的校园”摄影比赛;开展“我为港城社会教育创新献一计”活动;开展征集社区教育教学案例的活动等。东海县牛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周”活动结合,体现社区社区教育、扶贫助困和谐美,展示共产党员、志愿者的风采,集中做好社区“新六件实事”。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同时,走进贫困家庭、困难党员、重病人员家庭,帮助社区教育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做一些实事、好事,发挥党员先进性和志愿者无偿服务精神。海州区宁海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协同街道办事处的相关部门,开展“暑期关心留守儿童两月行”活动,组织6个志愿者团队和一个宣传队到11个行政村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5、文艺宣传。组织文艺宣传队,以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进村入户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新浦区浦南镇宫阳社区15位居民组成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在本社区和周边几个社区巡回演出,淳朴的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化色彩给当地人民增添了几分祥和与欢乐。灌南县新集镇社区文艺队,为了丰富本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经常送电影到学校、居民小区,该文艺队走街串巷,利用晚间业余时间下乡,进工厂、去学校、到社区,服务广大群众,免费而大家播放红色电影,为构建“和谐新集”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6、阵地宣传。在交通要道和广场设立喷绘广告牌和宣传标语,利用电子显示屏在人群集中地点滚动宣传。灌南县三口镇社区教育中心依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少儿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等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法制、科技、文艺、体育等寓教于乐的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海州区板浦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300多万元,建成了镜花缘文化广场,为居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坚持服务大众、提升全民的目标定位


  社区教育最大的动力来自城乡居民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不断丰富业余生活的内在需要。“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追求有底蕴、有内涵、有品位、有格调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500万港城人的共同心愿。现代化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的建成,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市民、农民和渔民;高素质的市民、农民和渔民强烈期盼高水平、广覆盖的社区教育。我市各县区社区教育机构和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主动顺应社会期待,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能培训、优良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现代法律教育等各方面,找好、找准社区教育着力点和兴奋点,千方百计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


  1、文化知识教育,提升市民素质


  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的学习能力;二是职业和发展的需要;三是求学意向;四是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五是教育的预期回报率。全市各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级各类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学员上课、实训,并对学员加强相关劳动法及进城务工的指导工作。


  加强成人学历班的教学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确保新生达到初中文化程度,同时加强他们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教学研究,学法指导,让学员自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将来运用知识进行创业,对于学员感到头疼的“古典文学”的知识的学习相对的减少一些,增加他们喜闻乐见的现代文学;对于数学方面,减少对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增加一些关于简单计算的训练,提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搞好成人中专班的教学工作,合理安排课时学时,利用晚上和工休时间,做好对学员的跟踪服务和学习指导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即能用。赣榆教育局与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签约成为我市唯一的“江苏学习在线”网站联盟共建单位,并开通了共建共享的“赣榆学习在线”网站,利用网站的一万多个视频学习资源,引导我县广大居民上网学习,现在该县在线注册学习的人数近万人,并保持着上升趋势,获得在线学习之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也为该县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条便捷宽广的通道。新浦区社会教育坚持以名人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铮铮事实,使社区居民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学习形式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建设强大的国家而出力流汗;让“知识就是力量”的先进理念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社区文化再腾飞,人与人之间更和睦。墩尚镇社区教育中心紧扣教材单元,紧扣农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操作相结合;让优质培训资源共享,结合地方特色课程发挥热量;严格考核,激发培训的活力;对社区培训的质量进行监督,掌握底数,建立台账,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2、劳动技能培训,满足人才需求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满足我市中青年社会成员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主要内容的“造就百万技能人才”工程,坚持面向农村的实际需要,以人为本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结合社区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劳动技能培训学校合作等方式有效组织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对提高我市人口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东海县所有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每年定期进行育婴师、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辅导,取得较大成绩。一是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抓培训。切实提高和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探索创新实用于农民培训的各种方式。针对市场需求开展培训。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查,针对土地流转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适时开展农机具维修、瓦工、架子工等较实用的转移就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培训。二是点面结合,突出时机抓培训。本着“适时、适地、实用”的原则,找准时机进行培训。利用冬春农闲时节集中开展培训。利用农民冬春农闲时节的有利时机,选派农业、林业、畜牧、农机部门专家,深入乡镇、村社开展集中、现场培训。在培训中坚持“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新型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利用特定时机结合宣传开展培训。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何时育苗、何时栽种、何时嫁接、何时挂果、何时采摘等方面的知识,以“田间课堂”、“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用农民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现场技术操作和示范培训。三是整合资源,突出管理抓培训。利用现有各类培训资源和条件,积极构筑平台,丰富载体,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农民科技指导员对示范基地、联系村社和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实用技术中“以农教农、以农促农“的传、帮、带作用。


  3、优良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怀


  中华传统教育与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几年来,我市坚持传统教育文化走入社区,形成一股新的“社区传统教育”风潮,为社区教育实践注入了活力,也对社会建设和社区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我市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在我市战斗和工作过,许多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谱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影响我市居民。如今我市爱国教育基地较多,每年各社区组织许多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及幼儿园,传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使受教育者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利用每年的清明节对其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牢记历史,热爱祖国。


  结合地方特点,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学习民族英雄岳飞,胜泉村原名“剁金庄”,岳飞抗金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激励后人,再如磨山上的抗日纪念塔,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家乡的热土上曾经洒下无数爱国志士仁人的热血,他们的精神将是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优良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赣榆学习在线”网站一万多个学习视频涵盖范围很广,我们有针对性的向广大的社区居民推荐适合我县实际的传统教育、公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学习内容,并定期评优评先并表彰奖励。丰富实践活动,践行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开通“多对一”服务热线,为居家空巢老人提供陪聊、理发、打扫卫生、等服务;组织发动社区干部群众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消除城市“牛皮癣”,清理积存垃圾,积极营造“城市清洁靠大家”的舆论氛围。开展“邻里节”、“好邻居”评选、“文明楼道”评选、发放“邻里亲情卡”等特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赣榆县墩尚镇社区教育中心让德高望重的社区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在重要的节假日为社区居民做演讲,使居民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让社区居民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工作中做最好的自己,为家乡的经济腾飞再做贡献。


  4、社会公德教育,提高文明修养


  我市坚持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六进”活动,依托中小学校、居民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开展的社会公德教育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进家庭活动,弘扬优良的社会公德。社区广泛开展了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内容的“三德”工程建设活动。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三个方面;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突出“孝敬老人、爱抚幼小、和睦邻里”三个方面; 以“贤”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建设:突出“贤达高尚、豁达宽容、修身感恩”三个方面。引导人们自觉把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转化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市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中小学、妇联、团委、关工委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每年都搞社会公德宣传,利用展版,橱窗,标语,媒体广泛宣传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同时对社区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进行表彰,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好的典型引领人们的思想,每年都进行“五好家庭”、“好媳妇”、“美德少年”等先进人物的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农村社区居民农闲时间,走田间到地头宣传社会公德,教育内容有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几个方面。形式上,先提出倡议再开展舆论宣传,建立社会公德长效机制。对不遵守公德行为进行曝光,扬善惩恶,扶正祛邪。青口镇第二社区教育中心针对不同的人群及其学习的需要,举办各类讲坛、道德讲堂、百姓大讲堂等活动并且以年度学习计划的形式制定下来,真正做到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年年有硕果的社会公德教育;创造条件让社区有名的道德模范及其优秀人物走向社会进行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公德意识,做合格公民。


  5、现代法律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法制教育,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法制教育上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是联合镇法制办,派出所,司法所,争取领导支持,营造氛围,其次是加强法律教育的宣传,利用宣传阵地,让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第三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教育,特别的刑满释放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人员,还有留守儿童,重点教育,第四是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如利用文娱节目宣传法律等,多渠道提高法律教育效果。


  社区普法教育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市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的持久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维护基层稳定,一是进一步巩固基层普法阵地,确保持久性。二是抓住基层普法重点,突出针对性。三是创新基层普法方式,增强实效性。树立社区普法、人人有责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既要让群众了解承担法律义务的必要性,也让群众懂得维护权利的重要性。使民众既遵守法律,又珍惜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将法律视为权利的渊源,权利的护身符。再次要树立法律至尊,法律至上的理念。如果法制教育能使社区居民认识法的价值所在,使老百姓切实看到法给自身带来“实惠”,人们就乐意接受,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法的信仰的培养和教育。法的信仰是对法价值的认同,是法治教育效果的体现。法律信仰教育主要是对民众进行“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圣”的教育,努力培养民众尚法、护法意识,使自觉接受并从内心敬重、信仰法律。坚持广泛深入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本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在全社区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采取形式多样有机结合,工作时间自学,制定主题宣传日,纪念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牌等多种阵地和工具努力掀起现代法律教育的新高潮。


  三、选择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


  社区教育和规范的学校教育相比,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普及性和草根性,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曲高必然和寡,调多才能应众。即便是住在一个社区的老百姓,他们的文化背景、社会职业、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也各各不同。这就决定了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在教育形式的采取上,在教育手段的运用上,必须防止片面性和单一化,一定要兼顾大多数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教育需求。充分考虑城乡老百姓生产生活内容、方式的差异和变化,找到他们最迫切的需求,选择他们最方便的时空,采用他们最熟悉的话语。通过广泛深入、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专家学者的科学发现、能工巧匠的发明创造、致富能人的成功秘诀,传递到千家万户,辐射到各行各业,努力实现处处有学、时时能学、人人可学,最先让我们的社区成为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市最最活跃的单元。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社区教育必须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基于社区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合理、有效地选择内容,科学实施,才能使社区和谐,居民受益。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实质上是解决社区教育的本质和理念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市社会教育除了传统的实用技术、操作技能、优生优育、法制安全、思想道德外,更要注重开展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棋牌、书画、体育、健身、乐器、舞蹈、种花、养宠物、手工艺、地方小戏等生活休闲类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与兴趣,适合多种各异的性格和能力。


  社区成立了舞蹈队,戏剧队,健身队,歌唱队等文艺娱乐队。并定时排练与活动,规定每年的5月为社区文化月,根据时间场地等因素,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村民在乐享盛世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丰富的物质文明,又能享受到盛世带来的精神文明,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东海县桃林镇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市级农科教示范基地资源,走进北芹大棚蔬菜种植园,根据菜农所需现场培训,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技术,增加了菜农的收入。现在,每个大棚年纯利润不低于5万。赣榆县墩尚镇社区教育中心对农民渴望学习什么技术,渴望掌握什么新的农业知识进行调查和摸底,按照农民的需求,选择培训的知识和内容。每年把村里思想好,有工作热情的青年组织起来,先让他们学到一些致富的本领,从而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深挖当地社区教育资源,让学员进行探究,不断创新,使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都最大限度的被挖掘,形成燎原教育的势态,并进行对外开放,与其他的资源进行交流、互通。要针对地方经济的特色、季节的变化特点、人群的差异特殊等方面做具体的考虑,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农村的发展,稳定、和谐。


  2、在教育形式的采取上,运用分散集中的方式


  明确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社区教育应该实现本土化、特色化,充分适应地区发展情况。事实上,社区教育是一种社区与教育互动的模式,不同社区应体现出不同的特色。社区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需要充分加以开发和利用。一是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优化社区教育布局结构;二是发挥社区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协调,打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三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互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转化为生产力。我市社会教育同时学习和借鉴有特色的社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形式,尤其是走出社区范围,与邻近文化特色浓厚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地区优势,互利互补,通过多彩的文艺形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集中活动的形式以比赛、竞赛、表演等为主,以唤醒、检阅、激励、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倡导平等、张扬个性、鼓励奉献、呼唤和谐,同时使居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培养情趣,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辅助以不定形式(即不定时间、地点、人数、场所等),如集体辅导、个别指导、咨询服务、典型导学、发放资料等,使教育活动得以完整、扩充、延续。也就是一手抓引导,使居民自愿参与,一手抓服务,使农民有得学。


  赣榆县青口镇社区教育中心通过“科技入户”、“大型培训”、“专家与学者现身指导”等形式把真正的技术送到学员的手里;通过多种途径让“田秀才”、“土专家”到课堂进行实际演讲,增强学员学好知识本领将来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建功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区的社区居民参加健身舞蹈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居民崇尚身心健康,追求精神生活的意识明显增强,东海县牛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因势利导,组织了社区里爱好跳舞的志愿者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奔赴社区内各小广场去义务指导,深受广大居民们的喜爱。平明镇社区教育中心采取和技工学校联办,和村联办,和劳动所联办,和农技中心联办等教育方式,灵活运用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方式,采取送培训进村,方便农民,就地培训。


  3、在教育手段的运用上,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依托社区教育中心的组织培训优势,协调好政府及群众多方面关系,充分利用当地以的资源优势,同时注重引进外界的优质资源,注重发现与探究社区现状及发展特点,抓好典型,带动整体,加强引导,适当鼓励,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使各项教育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针对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我市积极主动地组织学校教师、优秀学员到社区,协助开展指导、培训等活动,与区、街道、社区活动组织部门协同筹办、合力设计了人民群体所喜欢的主题文化、节日庆祝、群众娱乐、时事宣传等活动,为展示人民群体才艺搭建平台。面对学习化社会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以及不断进步的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毫无疑问的。生产力的高速增长、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化,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三大动力。


  工作中,社区教育中心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与机关各部门协调,以赢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积极与村企联合,以解决场地、经费问题,减少宣传、组织工作。活动中,要善于培植“代理人”,培养志愿者,以解决人手不够、技艺不足等问题,社区教育中心只能负责宣传发动,牵头组织,要多请相关专业大户、农村艺人,利用其基地、作坊,发挥其特长、技能,现场讲授、示范,随时指导、解答,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才能使活动搞得实实在在。赣榆县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立此类专家人才库,每年都聘请这些人为居民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赣榆县墩尚镇社区中心先对各教育站的骨干学员进行培训,再让这些学员回到各村进行第二次培训,拉近学员之间的距离,让学员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内容更加适合学员的口味,更有利于学员进行创新学习,从而促进学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罗阳镇社区中心以社区教中心为龙头配合驻村的大学生村官来进行教育;以各村的小学校长为新型的的培训信息员,加强与村委会的配合,以村民大会、乡村的大喇叭、广播和致家长书信等来督促学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状况;邀请县、市职教中心的教师定期来社区教育中心宣传、学习致富的新的项目及其进行培训。


  四、树立改革创新、特色兴教的品牌意识


  教育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社区已经不再是一个铁打的营盘。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树立品牌、打造特色,成为社区教育最大的活力之源、最强的生命力所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迅速增加,需要社区教育及时优化空间布局、切实加强组织化管理,避免出现教育真空和教育断裂;新科技层出不穷,新媒体不断翻新,需要社区教育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主动创新教育手段,努力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必须重视挖掘历史积淀,积极响应时代主题,树立我市社区教育的品牌。要大力弘扬港城独有的山海文化、西游文化、红色文化和草根文化,要紧紧围绕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四大国家战略聚焦点,打造有连云港特色、连云港风格和连云港气派的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探新路、谋实招、求真效。


  1、探新路,拓思维。


  我市社会教育阵地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成人教育中心、党员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的四位一体新型模式,坚持以“面向社区,心系居民,服务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热点、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拓宽培训功能,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社会教育,打造特色社区教育基地,加快特色教育发展,整合社区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社区教育资源的重组优化。让建筑、农业、驾修、餐饮、等行业更加细化;让旅游、劳务、劳保、等品牌教育更加得到塑造;让家庭困难、下岗职工、外来人员、残疾人员都有一技之长,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更呈方兴未艾之势。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在港城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事实证明,有益的东西是可以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如今的广场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肯定,在农村与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会有跳广场舞的人们,其中不乏有年轻人。这表示全民健身时代的来临,大家都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作为当代高新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社区教育的未来拓展了新的发展前景。“赣榆学习在线”网站,利用网站的一万多个视频学习资源,引导全县广大居民上网学习,现在该县在线注册学习的人数近万人,并保持着上升趋势。随着劳动力的就业报酬的不断提高,从事服装加工类生产成为东海县洪庄镇区域性就业主题,苏南服装制造业因招工难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改变运筹思维,很多原厂职工和技术骨干在服装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家乡人力资源回乡创业----开办服装订单加工厂。目前,洪庄镇百人服装加工厂就有三个,加工点十三家,直接从事服装生产业总人数600余人。大多是子女处在哺乳期和学龄前后的婴幼儿的女青年和上有花甲双亲的中年同志。他们近家就业,再出晚归,不误工作,兼顾家庭。有效缓解了因外出务工和所谓“空巢”给家庭到来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该镇尝试将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放在了服装加工的技能培训方面。


  2、谋实招,促发展


  我市社会教育管理体制上变分兵突进为齐抓共管;变各自为政为统筹协调;变只靠政策为政策与机制互动;变封闭办学为资源共享。市委市政府切实保障对社会教育经费的投入。人均1元的社会教育经费已落到实处,农业、劳动、教育、科技等部门真正形成协调一致、资源共享、整合互动、形成合力的机制。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工作,特别是开展农业技术技能培训,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职工岗前培训,培养具有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力。几年来我市社会教育深入社会,把社区教育融进社会中去,采取多结构、多层次,与社会各界实行广泛联合。既要纵向联合,与中、高等院校挂钩进行学历教育,又要横向联合,与厂矿企业挂钩进行不同类型的职业证书、岗位证书教育。既要把初、中、高级培训结合起来,又要把短、中、长期培训结合起来。让集中办班与分散传授相结合,面授与电化教学相结合;要挖掘潜力,大力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人口教育、岗位培训、转岗、劳务输出等。


  赣榆县墩尚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初步建立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村级社区教育服务站为骨干,企业实训基地为特色的比较完善的“三位一体”教育培训网络。不断深入地头田间,街头巷尾及村民家中,收集丰富的社区信息,筛选出有利于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有用信息,从中排查出优劣典型,推广成功典型,总结失败经验,迅速及实地为社区生产及生活提供服务。东海县张湾乡社区教育中心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路,在开展校企合作上打开了全新的局面。2013年,该中心先后引进了两家企业,建成了投资50多万元的新秀箱包厂和投资120多万元的顺吉编织袋厂。这两家企业就地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100多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而且每年可以为中心带来近5万元的收益,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心的办学条件。


  3、求真效,上台阶


  我市社会教育立足于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不断探索与研究社区教育规律,社区教育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无论什么层次、什么形式、什么类的教育与培训,都是应该做的。坚持基础理论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行业和专业的特色。全面实施社区教育工程。成立“连云港市社区大学”,建立起各级社区培训学院(或教育中心),目前全市88个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均达到市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的标准。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探索多元化社区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打造10分钟学习圈,开发适合社区居民的教育项目,为各类社会人员提供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扩大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网络,社区教育工作处于全省一流水平。


  赣榆县“普法鸳鸯”许家昌、孙书芳说唱团定期在农村集市等场所通过文艺形式,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公德、法制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义务普法二十五年,足迹踏遍苏鲁交界三千多个社区、学校和部队营房,巡回行程达二十万里,受教育群众近600万人次,扩大了社区的文体活动影响面,各方面均有突破,形成了寓教于乐,独具特色,调动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给社区居民增添了活力。东海县石梁河社区中心每次培训及现场观摩等活动之后,都能及时落实跟踪,检查活动效果,落实活动目标,使每一项工作计划合理,目标明确,实施有序,落实到位。如本社区的广场舞比赛,优质葡萄、优质草莓的栽培,网箱立体养殖等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素有“苏北吐鲁番”之誉的万亩葡萄园更是享誉遐迩。(连云港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淮安市淮城镇社区教育中心 淮安市淮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联系地址:淮安市淮安区老西门大街103号 联系电话:(0517)15952307568
网址: www.hczsqjy.com 电子信箱:crx85913371@126.com
技术支持:九天电脑工作室-您身边的电脑专家